4月12日,2025年长三角青少年足球联赛(上海站)及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足球联赛正式拉开帷幕,旨在为青少年球员提供更多竞技舞台。此次更名后的上海市青少年足球联赛,自2025年起正式启用新名称,标志着赛事迈入全新发展阶段。
作为上海青少年足球最高级别的赛事,上青联赛全年比赛不断,近年来参赛队伍、球员数量持续增长,涌现出一批有望成为国字号球员的年轻才俊。经过五年的发展,赛事在政策引导、体教融合和社会协同下,实现了从初创到成熟的跨越,形成了体系化的赛事模式。
本届上青联赛分为精英组、提高组和普及组,覆盖了男、女U8至U17年龄段,共设有158支队伍,将在4月至6月进行815场比赛。赛事还将强化三级联赛体系,实现选材、培养和输送的全链条追踪,通过专家组对全市青训基地的常态化评估指导,推动训练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。
与此同时,2025年长三角青少年足球联赛(上海站)也于开幕式上亮相,共有来自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以及广州、上海申花的六支U14代表队参赛。三省一市每季度举办一站,全年共四站,旨在通过高水平比赛锻炼人才,促进不同培养模式的互补。
上海市足协秘书长林毅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,上海足协希望通过打造高水平的青少年赛事,为孩子们提供更多锻炼机会。他认为,在青少年阶段,参与比赛的水平越高,对球员的成长越有益。此外,林毅还提到,除了上青联赛,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也即将迎来第四年,今年将有包括欧洲、亚洲知名俱乐部的梯队来沪参赛。